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将光屏_______________(填“向上”或者“向下“移动)
(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_____的实像;
(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 (填“C”或 “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学过的知识,测量定值电阻 的阻值。
(1)同学们利用电路甲测量 的阻值,测量数据和结果如下表一:
实验次数 |
电压 (伏 |
电流 (毫安) |
电阻 (欧 |
1 |
2.0 |
2.30 |
870 |
2 |
2.5 |
2.90 |
862 |
3 |
4.0 |
4.70 |
851 |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求得该电阻的阻值是 。
(2)同学们发现该电阻的标定阻值为1000欧,为什么测量值与标定值之间有较大偏差?他们查资料寻找原因,发现平时认为电阻为零的电流表和电阻无穷大的电压表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内阻,只是电压表的内阻比较大,电流表的内阻比较小,但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然后,同学们找来他们使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说明书,说明书显示:
电压表:量程 伏,内阻6000欧
电流表:量程 毫安,内阻40欧
根据这些信息,可判断甲电路中由于 “电流表”或“电压表” 内阻的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偏差。
(3)小组同学经过思考,改成电路乙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电压 (伏 |
电流 (毫安) |
电阻 (欧 |
1 |
2.0 |
1.92 |
1042 |
2 |
2.5 |
2.45 |
1020 |
3 |
4.0 |
3.75 |
1067 |
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同学们做出了以下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测量该定值电阻选择电路乙更合适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得到的电阻阻值都会偏大或偏小
.选择合适的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偏差会减小,更接近真实值
(4)拓展应用根据以上的探究,如果需要测量阻值约20欧的小阻值电阻时,选用了合适量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后,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应选择甲和乙中的哪一电路?并说明理由。
小华在建筑工地上看到,工程车的车斗慢慢倾斜到一定程度时,车斗中的石料就沿车斗斜面滑落下来(如图所示)。小华想,车斗中的石料如果减少些,要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是否可以减小些?
于是小华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先把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量为100克带有钩码槽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 处,如图所示,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三个50克的钩码,将木板的右端慢慢抬高到一定高度时,木块开始下滑,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 厘米。
②第二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两个50克的钩码,第三次在木块的钩码槽中放入一个50克的钩码,分别重复上述实验。
(1)请你帮小华同学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小华发现三次实验中,木块开始下滑时木板的倾斜程度是一样的。那么车斗中的石料能刚好滑落下来,车斗的倾斜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认为可能与石料和车斗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他进行如下探究:
将一块棉布、一块毛巾分别铺在长木板上,把放有一个50克钩码的木块放在长木板的 处,慢慢抬高木板的右端直到木块开始下滑;测量并记录右端被抬升的高度分别为24厘米和30厘米。
(2)根据小华和小明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以上探究,可以帮助我们解答其他类似的疑惑,比如"为什么道路桥梁的引桥要做到一定长度?""为什么 ?"等。
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 (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 ,试说明理由。
小金尝试将电流表改装成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在 、 中可接待测电阻。已知电流表量程为 安,电源电压为12伏,请回答: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处于 (选填“ 端”或“ 端”
(2)先将 , 直接用导线连接,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满偏,电流表0.6安的刻度上标定的电阻值为 欧,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欧。若在 、 间接入一个与此时滑动变阻器阻值相同的电阻,电流表示数为 安。
(3)电流表0.2安刻度处,标定的电阻值为 欧。
(4)改装后可直接测电阻的表,其表盘刻度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理由是 。
小明和同学们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1)小明选择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 、滑动变阻器“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定值电阻 、 、 、 的各一个)、导线若干。
①小明在检查实验仪器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向“0”刻度线的左侧,小明应 ;
②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小明完成图甲电路的连接;
③开关闭合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选填“ ”或“ “) 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经检查,电流表、电压表正常且连接完好,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
④排除故障后,小明先将 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再将 电阻换成 电阻后,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当把 的电阻换成 的电阻后,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控制值,说明 。
⑤更换器材后重新实验,小明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
(2)上述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同学们想要测量额定电流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却发现电压表已经损坏,
于是他们利用“ ”的滑动变阻器以及原有器材,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量过程如下:
① (填开关通断情况),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 (填开关通断情况),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 ;
③则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