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不能依据 ( )
A.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B.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
C.DNA分子中含氮碱基的列排列顺序 | D.DNA 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
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节瓜的性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 |
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 |
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l:2:1 |
如图甲、乙分别代表两种植物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使配子致死,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
C、由图判断乙植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的基因型不同
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4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否定了融合遗传,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
B.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所作的假设的核心内容有: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而且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同样适用于对细菌等原核生物的研究 |
D.孟德尔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合理地解释了分离和自由组合现象 |
如图为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表中为部分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中a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DNA聚合酶的催化 |
B.③由蛋白质和tRNA组成,其形成与核仁有关 |
C.④的形成方式是脱水缩合,脱去的水中的氧只来自羧基 |
D.根据表中信息所示⑤上携带的氨基酸是赖氨酸 |
下列关于人的正常干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的复制阶段,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阶段 |
B.遗传信息的转录阶段,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与非模板链对应区段不完全相同 |
C.遗传信息的翻译阶段,mRNA沿着核糖体移动形成肽链 |
D.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转录阶段,都需要聚合酶的催化,且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