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

A.1937年的七七事变
B.1912年的清朝建立
C.1927年,北洋军阀基本被消灭
D.1644年的明朝灭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各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向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了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

A.“弱者”最终灭亡 B.“弱者”成为“木偶”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 D.“弱者”被肢解瓜分

下图中的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

A.甲: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丙: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