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
| A.日心说 | B.量子论 | C.进化论 | D.相对论 |
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
| 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
|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
|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
到1870年为止,英国社会问题堆积如山,自由党人主张渐进的改革,并且提出以下改革纲领:(1)保护穷人,使其免除疾病、过分劳累、贫困及意外工伤的折磨。(2)发展教育及工会,作为工人自助的手段。(3)向“膨胀的”、不劳而获的财产征收重税,以便缓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这表明()
| A.“严重社会问题”使英国丧失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
| B.英国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以解决“严重社会问题” |
| C.“严重社会问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造成的 |
| D.自由党人认识到“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长治久安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侯,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
| 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
| B.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 |
| C.充分的选举自由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
| D.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 |
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
| A.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
| B.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 |
| C.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
| D.公民法比万民法更灵活实用 |
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964年的14.6℅,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人口减少 |
|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开展 |
| 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
|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