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吾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古代,“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瓦解 B.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耕而不耢[lào](平整土地的工具),不如作暴。”。以上三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指的是哪一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漕渠 C.灵渠 D.白渠

下列工具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