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吾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王国维曾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
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 |
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 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 |
下面两幅作品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社会思潮的变化 |
C.社会上层的倡导 | D.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图一《洛神赋图》局部 图二《天王送子图》 图三《窦娥冤》 图四京剧《杨门女将》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读下面图片,反映的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序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 B.①④②③ | C.①③④② | D.①②③④ |
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化兴起。下列属于世俗文化的有:
①小说②话本③风俗画④诗歌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