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____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
| B.各月降水都不多 |
|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
|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
(4)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右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_________________气候。
(5)珠江三角洲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比较适合种的水果是____________。
(6)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我国大多数地方呈现冬季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甲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地区土地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A.低湿地的治理 | B.荒漠化的防治 |
| C.酸性土壤(红壤)的改良 | D.盐碱地的治理 |
(3)图乙中①农业发展模式适合于图甲中的地区。
(4)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图乙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农业。
(5)丁地农业生产最大限制性条件是什么?应该怎样应对?
读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B.(山脉)是我国与______(国家)的交界线M____________(平原)。
(2)M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的发展策略是______________ 。
(3)图示区域的重工业在全国具有显著优势,其最有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材料三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因地下水过度开发,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米的大漏斗。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源”。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和地区。
(2)从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径流带),北京属于带。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的匹配 (合理、不合理),他对北方的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4)材料三中提到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沿海城市也不例外,分析一下上海缺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济南市某地气温与降水做下面各题。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气温(℃) |
-5 |
-2 |
4 |
12 |
20 |
25 |
28 |
24 |
20 |
12 |
4 |
-4 |
| 降水(毫米) |
10 |
15 |
20 |
25 |
30 |
90 |
190 |
250 |
60 |
25 |
12 |
5 |
(1)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年平均气温__________年降水量__________
(3)绘制该地年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图。
看图填空。
(1)该地在____半球(南、北),判断依据是
(2)A地对应的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为_____图(甲、乙)。
(3)B地降水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告诉我们,沿海地区降水不仅仅与距海远近有关,还与等因素有关。A地的降水类型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