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人口普查部分信息统计表”,读表完成小题。
历次人口普查 |
年份 |
人口数量(亿) |
第一次人口普查 |
1953年 |
6.02 |
第二次人口普查 |
1964年 |
7.23 |
第三次人口普查 |
1982年 |
10.32 |
第四次人口普查 |
1990年 |
11.60 |
第五次人口普查 |
2000年 |
12.95 |
第六次人口普查 |
2010年 |
13.40 |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已经突破
A.10亿 | B.11亿 | C.12亿 | D.13亿 |
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实行计划生育 | B.保护环境 |
C.改革开放 | D.节约、保护耕地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
B.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D.秦岭—淮河一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东台市的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别是:()
A.湿润地区 暖热带 |
B.半湿润地区亚热带 |
C.半干旱地区暖温带 |
D.湿润地区亚热带 |
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
B.地形单一 |
C.山脉纵横交错,构地形骨架 |
D.平原所占比重最大 |
“地无三尺平”是对哪个高原的真实写照:()
A.青藏高原 | B.黄土高原 |
C.云贵高原 | D.内蒙古高原 |
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
B.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
C.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
D.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