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
| B.实践既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又是主观的认识活动 |
|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
“天有不测风云”。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时常发出这种的叹息。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是因为( )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B.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
|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D.认识具有局限性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物质是
| A.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
| B.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实体 |
| C.构成事物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 |
| D.对万事万物一切具体特性的总和 |
2013年9月26日上午,由中共中央编译局、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在西安举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这种观点()
|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缺乏科学依据 |
|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 C.正确的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
甲:“我在故我思”,乙:“我思故我在”()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