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世界看待中国的目光正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更多地谈论“中国责任论”: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表示希望我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界定我国国际定位和角色,不做超出国情和力不能及的事,同时也不回避应尽的国际义务。理性务实扮演好中国的国际角色的主张,体现的哲学思维是
①要尊重实际,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量力而行,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事物存在的利弊两重性
④实践决定认识,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目前,在我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乡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433万人的人力投入,3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县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至少需要533万人的人力投入,6亿元以上的财力支出,而实际的支出远高于此数。这表明()
A.直接选举的成本过大得不偿失 |
B.我们进行间接选举的条件还不具备 |
C.选举方式的选择与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 |
D.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将采取直接选举的选举方式 |
政务微博、微信被称为联系百姓的“直通车”、“民心桥”。公民通过新闻媒体登“车”上“桥”,守望好公共家园,应该()
①行使言论自由,在媒体上表达自己所有观点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做到实事求是
③切实履行公民义务,遵守公民根本行为准则
④遵守宪法法律,行使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这是人民权益彰显的十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同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概括是()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充分当家做主 |
B.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C.政府广纳民意,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
D.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
2015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长者,也有朝气蓬勃、初露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
A.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 B.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
近年来,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现了一系列民主政治新形式。如直选干部、政务公开、政府决策的民主听证会,让公民依法旁听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的会议、网上征求公民的议案等。这表明()
A.我国的民主主体在不断地扩大 |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C.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十分广泛 |
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民生存权与发展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