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备受关注的杭州市地铁1号线全线按照试运营时刻表开始运行。10月,杭州到合肥也有了高铁,这是继沪杭、京杭高铁后的又一条高铁线。城市轻轨(地铁)和高铁的发展,定将为杭州市在“十二五”期间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动力。
材料一:杭州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建设地铁这样的大型工程中,历史积淀的保护,自然引人关注,这一点也引起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重视。温总理对杭州市轨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保护好杭州的风景名胜。因此,杭州的地铁建设总体的设计是:在老城区的工程,全部在地下作业;城郊接合部以及农村的,采用高架作业。
在地下作业中,针对杭州地质状况复杂、地下水位高的实际,市地铁集团会同全体参建单位,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完善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施工管理,逐一攻克施工难点、风险点,保质保量地推进了地铁的建设。
(1)结合材料一,说明杭州地铁的设计与施工蕴含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为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透明度,科学合理地制定杭州地铁票价方案,杭州市物价局负责制定、修订工作。它首先同相关部门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委托浙江新华会计师事务所和成本调查监审分局对地铁1号线进行了成本的调查和预测。要求市地铁集团委托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地铁1号线运营初期客流预测。它还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并在杭州举行地铁票价定价听证会。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政策、居民经济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等因素,并结合杭州地铁线网特点,研究拟定了杭州地铁票价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杭州地铁票价方案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综合的思维方法的?
材料三:过去一段时间高铁安全问题频现,暴露出高速运行下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铁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铁运营初期的速度。此时降低运行速度,既是对“未知风险”的高度重视,也有利于在增加安全冗余(通过多重备份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改进技术管理,积累运行经验。高铁之“高”,远不只是速度之快、技术之先进,也应包涵运行安全、管理科学等诸多要素,而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缺乏安全的速度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3)结合材料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国务院开展安全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铁运营初期的速度,促进高铁发展的道理。
材料一201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胜利召开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全国人大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百姓们普遍关心的市场房价、城乡社保、就业问题、教育改革、食品安全、农村医疗制度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 2011年3月14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听取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倪岳峰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1)分析以上材料,指出我国人大和人大代表分别行使了哪些职权?
(2)请运用国体和政体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009年5月11日,台州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结合《台州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2004-2008)》实施情况和我市的实际,制定了《台州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2009-2013)》。
请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
(1)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有什么重要意义?
(2)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
(12分)2010年10月11日,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郭明义是辽宁鞍钢的一名普通工人,在别人追求金钱时,他把个人为社会奉献作为人生的最大快乐。20年来,他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给希望工程,参加了54次捐献全血和捐献血小板,累计6万多毫升……为此,有人说他是“活雷锋”,也有人说他是“郭大傻”。
请运用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知识,谈谈你对有人对郭明义评价的看法。
(12分)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中国探月工程是立足我国国情,建立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基础上的,是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理论创新、发扬航天精神,不断科学攻关、勇于探索的结晶。
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嫦娥二号”成功的原因。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采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8分)
(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