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② 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以上从A—E中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块状固体药品为;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A.水的电解实验 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1)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
(2)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
(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的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
(1)写出D、E两种物质的名称:DE
(2)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
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表1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
金刚石切割玻璃 |
石墨作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特性 |
① |
② |
③ |
表1
(2)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只填字母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表2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1g物质完全燃烧 |
||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
放出的热量/kJ |
|
甲烷 |
2. 75 |
56 |
碳 |
3.67 |
32 |
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