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 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 CO2 H2O 乙: CO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H2O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10盐城17.)(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图中标有小写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b▲。
②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就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用D装置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必须先▲,后▲。
③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选用图中和(填字母序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
(2)为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钠溶液,将其任意编号,进行两两混合,其部分实验现象见下表:
实验 |
A+D |
A+B |
B+C |
现象 |
产生气体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①写出有关的化学式:C▲,D▲;
②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做了下述实验。
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烧碱溶液⑦蒸馏水。
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右图所示。
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甲瓶:2000毫升空气;乙瓶:1600毫升空气、400毫升CO2;丙瓶:1400毫升空气、600毫升CO2,三套装置都如右图所示。
(3)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仪器名称用仪器下的大写字母表示,内装的药品写序号),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
(2)为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理由是,
(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变,理论上还可根据变化,来判定CO2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某气体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提出假设】猜想Ⅰ:只有氢气;
猜想Ⅱ:只有一氧化碳;
猜想Ⅲ:;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根据装置A、B中物
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现象与结论】
现象 |
结论 |
①. 装置A质量增加, 装置B质量无变化 |
猜想成立 |
②. 装置A质量,装置B质量增加 |
猜想Ⅱ成立 |
③. 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 |
猜想Ⅲ成立 |
【分析讨论】
(1)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元素;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元素。
(2)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装置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已知A为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
(2)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