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向警予读书是“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任弼时在学生时代的作文中,多次表露了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宏大志向。他们所想要承担的是( )
A.家庭责任 | B.社会责任 | C.职业责任 | D.工作责任 |
2014年10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我国的宪法日是()
A. | 12月8日 | B. | 12月30日 | C. | 12月4日 | D. | 3月5日 |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在"四个全面"中,居于战略目标地位的是()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B. | 全面深化改革 |
C. | 全面依法治国 | D. | 全面从严治党 |
用海水种水稻被称为种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海稻之父"陈日胜苦干了28年,终究成功。这揭示了()
A. | 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 B. | 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不懈奋斗 |
C. | 创新是战胜困难的必由之路 | D. | 勇于创新可以造就有用之才 |
2014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到120亿美元,连续两年过百亿美元。一批中国企业在美扎根,"中国设计、美国制造"正在成为新的合作模式。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A. |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竞争更激烈 |
B. | 互利共赢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
C. |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 |
D. | 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
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对月销售额和月营业额2万元至3万元的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这一举措()
A. | 体现了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B. | 说明了非公有制经济更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
C. | 表明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
D. | 能确保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