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
A.SO2 | B.NO2 | C.CO2 | D.可吸入颗粒物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SO4溶液 |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 |
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2 |
B |
向SO2水溶液中滴入几滴BaCl 2溶液,振荡 |
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 |
此沉淀一定是BaSO3 |
C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
HB酸性比HA强 |
D |
先向2mL 0.1mol/L Na2S溶液中滴入几滴0.1mol/LZnSO4溶液,再加入几滴0.1mol/L CuSO4溶液 |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有黑色沉淀生成 |
溶度积(Ksp):ZnS>CuS |
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比Ca2+的核外电子数少1个,X与Q处于同一主族,Y、Z、W处于同一周期的相邻位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与Z组成的化合物之一可作为火箭发射的高能燃料 |
B.Y与W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YW32- 或Y2W42- |
C.化合物Q2W2与X2W反应时,Q2W2只做氧化剂 |
D.CaX2、CaY2分别与水反应可产生两种可燃性气体 |
常温下,关于1L PH=3的H2SO4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与等体积PH=11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PH小于7 |
B.与等浓度的CH3COONa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一定小于7 |
C.与PH=3的CH3CO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PH小于3 |
D.与10L Ba(OH)2溶液恰好完成反应,则Ba(OH)2溶液的PH等于10 |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第一个图: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 B.第二个图:制备少量氨气 |
C.第三个图: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D.第四个图:制备少量氧气 |
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2Y(g)⇌3Z(g)+Q(s)△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的比满足1:2时反应达到平衡 |
B.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常数K值为9/4 |
C.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2V正(Y)="3" V逆(Z) |
D.达到平衡后,加入Q,平衡逆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