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北京全市每天要生产14 100吨垃圾,其中城区8 100吨。为实现“绿色奥运”,专家呼吁用“环保蚯蚓”来吞吃生活垃圾。据称,蚯蚓不仅能使垃圾“减量”和“无害”,同时还可“化害为宝”,实现它的“资源化”。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有关蚯蚓处理垃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符合生物循环理论
B.不适合现代工业垃圾的处理
C.费用较高
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蚯蚓垃圾处理场的建立,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保护环境
B.产生有机肥,促进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
C.会产生更严重的污染
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

生物降解是自然净化的一个重要机理和途径,下列有关生物降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废弃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降解进行处理
B.自然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生物降解使某些废弃物重归环境
C.将生物降解应用于垃圾处理工艺,会使垃圾得到完全处理,不会产生其他问题
D.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垃圾,不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农业共同特点水热配置好 B.两地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产地
C.两地交通都具有沿河、沿铁路的便利 D.两地城市高度密集,都接近消费市场

甲地与乙地相比,劣势在于( )

A.大量民工涌入,导致劳动力过剩 B.城市间有机联系和协作程度不够
C.水土资源日益紧张,城市规模盲目扩大 D.农业基础明显削弱,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下降

【2008天津卷1】分析图中天津的文化景观,回答1~2题。

1.由自然条件决定其主要功能的一组文化景观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图是“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3题。

甲图中①的流向及等温线画法正确的是 ( )

与乙图中②地沿岸景观形成,关联不大的地理要素是 ( )

A.地形条件 B.洋流影响 C.副热带高压和信风 D.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甲图中所示区域沿岸植被变化( )

A.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B.草原——荒漠——常绿硬叶林
C.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D.草原——荒漠——常绿硬叶林

与乙图中③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 )

企业在另一地方设厂的同时,也将企业文化传到该地,这种现象属于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2008年8月8日,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聚集北京,这不仅是体育界的盛会,也是文化交流的盛会。更多的人将在电视等媒体中感受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此种文化传播方式属于()

A.文化传承 B.媒体传播 C.迁移扩散 D.传染扩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