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胡锦涛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2)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何意义?
(3)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要注意什么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诚信经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包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1)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什么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2)结合材料,谈谈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目标,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材料一:2010、2011年我国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年份
消费
投资
出口
2010
37.30%
54.80%
7.90%
2011
51.60%
54.20%
-5.80%

注:2012年上半年,消费对GDP的高效率为57.7%,投资贡献率为49.4%,出口贡献率为-7.1%。
材料二: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的经济生活依据。

2012年一些热词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们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并走访相关新闻媒体和收集了各方反应,并讨论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就此提炼了以下热词。请你也参与其中。
【热词一“转型”】
"2012年经济增速调低为7. 5%,主要是为了结构调整,使同样的经济总量能够换
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使百性得到更多的实惠.”
媒体评论 7.5%的增长目标,看似慢,其实快,慢贷拼目对于粗放式发展方式而言,快是湘在经济结构调整后经济发展更加强劲;这一预期目标的调整,还有利于纠正一些地方只盯住GDP而忽视解决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等问题,向全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政府应更加注重民生质量,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1)结合媒体评论,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6分)
【热词二“拍砖”】拍砖是指在现代网络的BBS上发表批评和反对的意见。
“网上有‘拍砖’的声音,是正常的事情.群众许多批评的意见值得政府深思。政府重视和决定的许多重大问题,经常是从群众‘拍砖,里头得到的。”
媒体评论:政府的坦诚和善于纳谏的政治胸怀,不仅塑造了开明政府、透明政府的形象,更能提升决策质量.有了开阔的胸怀,就能得到发展智慧;一个社会能保持虚心姿态,就能阔步前进。在中国,无论什么事情,都要经得起大众的考验、民意的过滤。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政府坦诚和善于纳谏的政治学理由。
【热词三“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媒体评论:近代世界史证明,越早重视教育的国家,进入现代化的时间就越早,18世纪普鲁士的崛起、19世纪日本的崛起、20世纪美国的崛起都说明:大国崛起,教育先行。
(3)谈谈你对材料中“大国崛起,教育先行”这一结论的哲学思考。

一年轻人执着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但许多人都不理解他,因为他一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可是他却不以为然。人们惊诧于他那天真般的决定,他却说:“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眼中,与白昼何异!”  
没有人知道他眼前的黑暗是否真的会变为白昼,但是,有一点却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他的眼中其实早已没有了黑暗。一个人,已经看到了“光明”,此时,再来讨论他眼前的黑暗,反而成某种“无稽之谈”。  
(1)村料主要体现了该年轻人怎样的思维方法,并加以说明。(4分)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联系材料,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如何对待挫折与失败。(8分)

材料一,2012年夏天,“去西湖边‘看海’”、“到武大操场游泳”、“到成都也能看海”等字眼,成为网民调侃的灰色幽默。6月23日,暴雨中的北京再次登上了众多境外媒体的重要位置。BBC、《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均推出“水漫京城”的图集,在时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看来,那场大雨后,“全世界都看了北京的笑话”。
材料二,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换句话说,城市的地下世界是城市文明的另一面。城市“逢雨必涝”的背后,虽是极端天气作祟,但更多的是与城市开发建设中的防汛排涝跟不上以及盲目扩张不无关系。我国城市“逢雨必涝”这一循环往复的怪圈的背后,主要原因,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其次,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问题,城市在迅速地大规模发展,但却没有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再次,地下系统的建设看不到形象,对城市外观的改变没有贡献,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排水系统难盈利,缺投资。
(1)据此有人认为,解决内涝问题,政府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破解我国城市内涝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