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
|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
|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
| D.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是
| A.烧碱溶液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浓硫酸冲洗 |
| B.实验药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
|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手湿布或沙子扑灭 |
|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即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 A.单质 | B.化合物 | C.元素 | D.原子 |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分类有错误的是
| 选项 |
甲 |
乙、丙、丁 |
| A |
常见可燃性气体 |
氢气、甲烷、一氧化碳 |
| B |
常见碱 |
烧碱、纯碱、熟石灰 |
| C |
常见营养物质 |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
| D |
常见合成材料 |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 B.烛炬成灰 | C.花香四溢 | D.滴水成冰 |
下面是根据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图①是浓盐酸敞口放置较长时间 |
| B.图②是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
| C.图③是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
| D.图④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