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艺作品源于创作者文风的转变
④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解放军第三医院和西安希莱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大胆地将无线遥感技术和微电极技术结合,研制出一种全新的电生理记录、分析及细胞功能定位系统,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病,获得重大突破。难治性精神病治疗的重大突破蕴涵的哲理是( )
|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扩展和加深 |
|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 D.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
近几年,我国水域生物资源日益减少,出现水域荒漠化趋势。专家指出:水域荒漠化,罪魁是污染;人们过度捕捞和超敏度繁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对现象发生的原因的认识是( )
| A.科学理论 |
| B.感性认识 |
| C.理性认识 |
| D.终极真理 |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首诗体现了( )
| A.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是无法达到统一的 |
| B.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必要性 |
| C.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假象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
| D.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多变的 |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2 309米长的巨坝如银龙卧波,截断巫山云雨,彻底束住桀骜的江水。三峡大坝是钢筋混凝土重力坝,一共用了1 600多万立方米的水泥砂石料,若按1米见方的体积排列,可绕地球赤道三圈多。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期待。2006年汛期,三峡大坝开始全面挡水,可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能够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1 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解除洪水威胁。高峡平湖的出现,还结束了川江自古不夜航的历史,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这说明( )
| A.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
| B.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对事物的发展作出科学的预见 |
| 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
| D.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主宰世界 |
重视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②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认识要深化、扩展、推移 ④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 A.①② |
| B.②③ |
| C.①③ |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