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我国从唐代时期就能生产陶瓷 |
| B.用来做化学实验的坩埚、蒸发皿是陶瓷制品 |
| C.水泥、陶瓷的生产过程都需要混合、成型、干燥、冷却 |
| D.敲打一块石英之后,使之失去天然面而变成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它不是晶体 |
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条件下能稳定共存的是()
| A.NH3、O2、HCl |
| B.N2、H2、HCl |
| C.CO2、NO、O2 |
| D.H2S、O2、SO2 |
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的体积比充满一个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向外扩散)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45 mol·L-1 | B.0.036 mol·L-1 |
| C.0.026 mol·L-1 | D.0.030 mol·L-1 |
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3 | B.2∶3 | C.3∶1 | D.4∶3 |
对比下列三个反应式:
O+O====O2;ΔH=-497 kJ·mol-1
N+N====N2;ΔH=-948 kJ·mol -1
Cl+Cl====Cl2;ΔH=-242 kJ·mol-1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氮元素不能形成同素异形体 |
| B.在常温下,氮气比氧气、氯气要稳定得多 |
| C.氮的非金属性最强 |
| D.氮、氧、氯的单质在自然界都能稳定存在 |
某工厂用CaSO4、NH3、H2O、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 A.直接蒸干滤液得到纯净的(NH4)2SO4 |
| B.生成1 mol(NH4)2SO4至少消耗2 mol NH3 |
| C.CO2可被循环使用 |
| D.往甲中通CO2有利于(NH4)2SO4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