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9分)
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游宇明)
①人生有两种成功: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拥有令人羡慕的地位或权力;一种是虽然没有外在的成功标志,但你的性格有人喜欢,你的操守有人欣赏,换句话说就是,你拥有一颗纯净优雅的心。前一种成功受天时地利人和的限制,获得它们的人不会太多;后一种成功则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做主。而心灵就像一棵树,有时难免生出枝枝蔓蔓,要让它保持纯净优雅,我们就必须对它进行修剪。
弦绷得太紧,否则,可能会有弦断之忧,但我们 同样不能对什么都不在乎。一个人工作、生活过于散漫,必然导致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从而一事无成。
③剪去阴暗。人与人相处,贵在灵魂透明。你的心灵透明了,别人与你相处才有安全感,你才可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如果一个人心理阴暗,事事都想算计别人,你的朋友就会愈来愈少,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也没有人愿意帮你,寂寞、孤独、无助必然会成为你生命路上的一颗颗巨石。
④剪去浮躁。希望自己在生活中顺风顺水,在事业上平步青云,这固然可以理解,但你必须学会一步步来。春天只有播种,夏天只有浇水施肥,秋天才能指望有所收获。如果你为了追逐一夜成功而要省略奋斗的过程,那么,即使成功了,也肯定是虚飘的,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失去。
⑤剪去虚荣。俗话说:“人活一张脸。”在乎脸面,希望自己在公众中有个好的形象,这是人之常情。只是这种在乎不要太过,太过就变成了虚荣。现在有些人虚荣心极强,写了几十首诗,就自称“中国诗坛领军人物”;出了一本画册,就声称自己是“艺术大师”,这样必然让人反感。
⑥最值得剪去的还是多余的欲望。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欲望,没有正当的欲望,就没有奋斗的动力,就不会追求人生的灿烂与辉煌。然而,欲望永远是把双刃剑,它可能成就你,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你。过盛的权欲,会使我们走入吹捧、行贿的陷阱;过旺的钱欲,会让我们坑蒙拐骗、掺杂使假……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看清欲望的内核,对它们做出合适的处置。一个人懂得对欲望进行必要的取舍,也就懂得了人生。
⑦心灵是我们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拥有了一颗经过修剪的纯净优雅的心,我们也就能赋予生命更多的意义。 (有删改)本文原来的题目是“修剪心灵”,发表时编辑改为“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
读全文后,你认为哪一个题目更好?请简述理由。(4分)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6分)
(1)最值得剪去的还是多余的欲望。
(2)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看清欲望的内核,对它们做出合适的处置。阅读全文,请简要阐述本文的结构特点。(4分)
心灵中应该剪去的“枝枝蔓蔓”还有很多,例如:悲观、自私、嫉妒、势利、冷漠等等。请从下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一个,围绕你的观点,仿照“示例”写一段话。不少于80个字。
唐僧 保尔 鲁滨逊
示例:剪去懦弱。人生路上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剪去懦弱,才能走向坚强,走向人生的光明。阿廖沙在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环境中坚强地生活着,永不退缩,他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定会走向光明。
你一定能准确理解语段后的问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上文选自《_____》,作者_____,现代_____家、_____家。
选文写的是在哪两种场合下听到的民歌演唱?
选文选取的演唱方式有哪些?内容有哪些?
想一想,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异同点?(畅所欲言!)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⑥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
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
第④段中所描绘的唱山歌的情景与课文中的哪一个场面相似?
第⑤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有什么道理?
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下面的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文中所提到的哪种方式?
①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
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②小乖乖 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外外哟 来,街前卖嘛?哪样长长你跟前喽。
填空: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___________。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合各有侧重,分别侧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太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
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蔓延。它不仅___________,而且还___________;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___________。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各种卫星的保护罩及部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骸,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甲]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2%至5%的速度递增。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乙]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丙]一块仅有阿斯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丁]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员,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然后,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会有100多个这种装置,含有1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圾,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依据本文的说明条理,将下列三个短语,分别填写在第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只填字母)
短语:a.给地球增加一层污染源
b.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c.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下面的资料是从文中摘出来的,在文中已标明的[甲]、[乙][丙]、[丁]四处位置中,应把它放在________处。
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破损,只好停止飞行。说太空垃圾这种隐患是人类自设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本文说明的内容,概括说明太空垃圾构成隐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