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H=1的某溶液中,可能存在
、I-、Fe3+中的一种或两种,向该溶液中滴入Br2,单质Br2被还原,由此推断该溶液里,上述三种离子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 )
A. 、Fe3+ |
B.只有![]() |
C.I-、Fe3+ | D.只有I- |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
| M |
|||||||
| X |
Y |
Z |
|||||
| W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
B.原子半径:W>Z>Y>X>M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
D.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
,室温下实验室用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 mL相同浓度的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 mL |
| B.室温时0.01 mol·L-1的醋酸溶液pH=6 |
| C.OA段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 |
| D.若B点时加入NaOH溶液40 mL,所得溶液中:c(CH3COO-)+2 c(CH3COOH) = c(OH-) - c(H+)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
|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振荡、静置后分液 |
| C.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取少量液体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
| D.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溶液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阅读下列短文:不同的卤素之间可以相互结合形成一系列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称为卤素互化物。卤素互化物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它们有许多化学性质跟卤素单质相似,例如:能跟大多数金属起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也能跟某些非金属单质起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溴化碘(IBr)是卤素互化物的一种。这种化合物在常温下是深红色的固体,熔点为41℃,沸点为116℃。下列对IBr的各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很多化学反应中,溴化碘是一种氧化剂 |
| B.固体溴化碘是一种原子晶体 |
| C.与水能反应:IBr + H2O="HBr+" HIO |
D.在Fe3+的催化下可与苯反应生成 和HBr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胶体和悬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
| B.仅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一种试剂可鉴别乙醇、甘油、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溶液(必要时可加热) |
| C.过氧化氢在酶催化作用下的分解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上图所示 |
| D.工业上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经历的步骤有浸泡—过滤—氧化—结晶—粗碘提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