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规定阿拉伯国、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边界。按此方案,犹太国面积14 000平方千米,阿拉伯国11 000平方千米(分三块,有走廊联结)……
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共管……
——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决议(1947年11月)
材料2:当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约有120万……而犹太人当时只有60万人,实际占有土地占巴勒斯坦地区的6%。
——黄培昭《巴以冲突回顾》
请回答:
(1)概括提炼材料1的重要内容,并逐条列出。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1和材料2,能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世界近现代史上,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数十年;而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崛起,势必要吸取其经验教训,为我所用。据此回答下列同题:
(1)简述英国崛起的阶段特征并概括其崛起的经验。
(2)概述美国崛起的主要过程并分析其崛起的原因。
(3)近现代史上,德日两国曾两度崛起,分别指出其崛起的时间并分析其崛起的共同原因。
(4)今天中华民族的崛起应走什么样的强国之路?

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材料二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
(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
(3)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
(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既然里根政府实行“少开支”政策,为何美国还会出现财政赤字急剧上升的现象?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富生机活力、最具重要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好坏深刻影响着两国的全局利益,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材料二(中美)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摘自1972年2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中美)双方同意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于共同承担责任,努力实现二十一世纪的和平与繁荣是重要的。……在加强双边经济发展、贸易、法律、环保、能源、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两国军队往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两国还同意,两国内阁和次内阁级别官员定期互访,就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问题进行磋商。
——摘自《中美联合声明》(1997年)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美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理由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是如何变化的?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变化:由敌视新中国转变为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中美双方在规定继续保持对话和磋商方面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句,2分)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中美处理双边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