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用0℃和100℃的温度处理某种酶后,酶都没有活性,但是
A.经过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
B.经过10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
C.经过0℃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 |
D.经过100℃处理的酶被水解成氨基酸 |
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
B.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小麦叶肉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
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
下列关于生物体和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粒体是唾液腺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胞吐作用 |
B.呈球状结构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
D.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
C.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
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 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决定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
B.森林中的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林冠层栖息杜鹃、黄鹂等;中层栖息山 雀、啄木鸟等;林下层生活着画眉等鸟类。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 |
C.由于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中的物质能量 |
D.农业生产中,借鉴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作物种植品种,如玉米、马铃薯的高矮套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 |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先出现次生演替,后出现初生演替 |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 |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