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 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 |
雌株 |
N1 |
N2 |
P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下图表示的是人类很少见的一种遗传病——遗传性肌肉萎缩症,这种病症可能是由于一个基因位点突变引起的,请判断此遗传病的遗传类型最可能的是()
A.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 B.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
C.性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 D.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 |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引起的遗传病。苯丙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下列属于人体内苯丙氨酸来源途径的是()
①转氨基作用②自身蛋白质的分解③从肠道吸收④糖类转化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世纪初,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了一种月见草的遗传,发现一株月见草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24条(2n)变成48条(4n),成了四倍体植株。由此可推测()
A.二倍体月见草和四倍体月见草属于同一物种 |
B.二倍体月见草发生了基因突变成为四倍体 |
C.四倍体月见草的卵细胞中没有等位基因 |
D.二倍体月见草的精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个体细胞中任意两个染色体组之间染色体的数目、形态一定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中必然包含个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信息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各条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④一个体细胞中,如果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则很可能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下图为两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配对行为,则表明该细胞()
A.发生了基因突变 | B.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
C.不发生基因重组 | D.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