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水的温度/℃ |
90 |
92 |
94 |
|
98 |
98 |
98 |
98 |
98 |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明找到了不同规格的导线,如表所示.
导线 |
材料 |
长度 |
横截面积 |
A |
镍铬 |
L0 |
S0 |
B |
镍铬 |
2L0 |
S0 |
C |
镍铬 |
2S0 |
|
D |
锰钢 |
L0 |
S0 |
(1)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择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2)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择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3)小明用A、C两根导线探究了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则导线C的长度应为.
小玲同学按照右边电路图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用了一个两个量程【“0-0.6A ”;“ 0-3A”】的电流表进行测量,记录了如下数据。
IA/A |
IB/A |
IC/A |
0.3 |
0.3 |
1.5 |
(1)小露发现有个数据不对,错误原因是:。
改正后,分析数据得出了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的规律。
(2)你认为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3)如何改进这个实验?
(4)要改变电流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请设计两种改变电流的方案:
A
B
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中,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造成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一:可能是通电后导线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对流引起.
猜想二:可能是通电后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引起.
(1)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一,下列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
②将小磁针罩在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3)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供一条改进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甲乙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3)某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p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 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
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
比较③④两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