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各缔约国都认为,在本条约区域内使用武力进攻的手段对任何缔约国……进行的侵略,都会危及它自己的和平和安全……
此外,美国代表团在签署本条约时提出以下条件:“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材料2: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又陷于越战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作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为了调整对外战略,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1973年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从越南撤走侵越美军;二是开始同中国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对外政策》
请回答:
(1)从材料1中我们可以看出,《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主要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
(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促成的?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面派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四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
职 位 |
基本职权 |
明中叶后期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他(康熙)命南怀仁以西方“治炮妙法”,督造适用于南方山地作战的轻便火炮;平定准噶尔之战,他登高用望远镜观察地形,部署兵力,指挥军队;他邀请传教士绘制全国地图……康熙成了中国追求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专家。康熙纵然走进了无涯学海,涉猎了新鲜的自然科学,却走不进生产关系变革的浪潮之中。
——摘编自张研《原来康熙》
材料二 1933年,爱因斯坦倡议通过军事手段对抗希特勒的纳粹德国;……1947年他写了一封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建议建立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政府”,管理核武器。
——摘编自安德鲁·罗宾逊《爱因斯坦相对论一百年》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康熙帝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结果怎样?
(2)材料二中,身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有着怎样的政治理想?试从康熙帝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28分
材料一 1919年5月19日早晨,第三军团督察凯末尔在黑海之滨的萨姆松登陆,开始了领导民族独立战争的历程。这一天,无论对于现代土耳其,还是对于凯末尔本人,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以至于多年后有人为了编写大百科全书而问起他的生日时,他将自己的生日说成5月19日。
材料二 1920年8月1日,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l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他(凯末尔)告诫人民:“这个国家无论如何也要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对我们来说,这是个生死存亡问题。”他警告那些反抗现代思潮的人:“你们若要顽固地带着另一个时代的旧习,就会成为社会的弃民。我们不但要维持我们固有的一切,同时更要学习如何从西方获取一个进化民族不可或缺的东西。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四甘地认为:铁路、律师与医生,他们已把印度弄得贫穷不堪。所以我们若不及时觉悟起来,我们必至于灭亡。……使印度贫穷的,是那“机器”,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因此甘地得出结论:自治是一座伟大的结构,但中心是纺纱车,所有的活动都要围绕着它旋转。
材料五 1934年,大国民议会授予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姓氏,意为“土耳其之父”。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去世,土耳其陷入一片震惊和悲痛之中,政府发表讣告说:“土耳其国家失去了它的缔造者,土耳其民族失去了它非凡的领袖,人类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儿子。”
甘地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国父”“圣雄”(意为伟大的灵魂)。1948年1月30日,甘地遇刺不幸身亡,整个印度和世界为之震惊,印度总理尼赫鲁这样说道:“我们生命中的明灯已熄,到处一片黑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5月19日和l920年8月1日对凯末尔和甘地以及他们各自的国家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为本民族独立事业,两人所走的道路有何不同?(8分)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凯末尔和甘地关于西方文明的认识有何区别?他们各自采取了怎样的对策?(8分)
(3)材料五反映出凯末尔和甘地各自在本国的崇高地位,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12分)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
——齐底步《世界经济通史》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危机而采取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