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20世纪40、50年代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图片展,以下不可能出现的图片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疆各族人民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A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一届人大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D
宋朝大臣文彦博劝说当朝皇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一观点可以反映出古代中国政治的实质是
A.独裁政治 | B.官僚政治 |
C.分权政治 | D.贵族政治 |
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是大一统的王朝 | B.没有自然灾害 | C.人民生活的富裕 | D.社会安定团结 |
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 B.平民 | C.官僚 | D.诸侯 |
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A.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果关系 |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