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明史专家吴晗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这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D.②③④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处,领以亲信、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参与国家决策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种制度应该是( )

A.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元代的中书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