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从1787年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角度理解“日出”一词,不正确的是
A.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 |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 |
C.重申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 |
D.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由此得出结论
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 |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D.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 |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
B.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战”的威胁 |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
D.“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
下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税率,这反映
国家 |
1926年 |
1931年 |
英国 |
4 |
10(1932年) |
法国 |
12 |
38 |
德国 |
12 |
40.7 |
美国 |
20 |
53 |
日本 |
16 |
24 |
——摘自《全球大变革》
A.资本主义发展增快 B.各国为克服经济危机而提高关税
C.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小 D.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
D.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 |
英国的“圈地运动”始于12世纪,是指地主强行圈占公有地,剥夺公薄持有农土地,或强买自由持有农土地办牧场和农场。对“圈地运动”理解正确的是
①“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之一
②摧毁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大农业
③造就了广大的国际市场
④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造就了两大新的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