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材料均引自刘宗绪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一 垄断组织都以生产集中、个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为前提而形成的。卡特尔和辛迪加的参加者虽然在生产上还是独立的,但它们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托拉斯和康采恩则已是大型企业合并组成的规模极大的企业和企业群。列宁曾将垄断称之为规模极大的技术生产单位,认为它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
材料二 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的那一套去改掉落后的部分。就是自愿的联合与合并,在结成一体、统一经营后,也要采用先进的方式经营。
材料三 美国人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泰罗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列宁称它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亨利·福特则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概念,主张把动力、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高速运转等原则,结合起来运用到生产中去。
材料四 垄断并不排斥竞争,……因此,发展科技,广罗人才,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从而使科技与生产更直接地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为了解各地和世界的情况,企业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和市场需求配合得更密切,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请回答:
(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四,分析垄断组织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前的私人独家企业相比有什么明显的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试评述垄断组织。
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深刻的影响。
——美国总统国情咨文(1992年2月)
材料三: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述历史事件的最重大意义。(1分)
(2)“信息高速公路” 更加密切了世界间的联系,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材料二中的“信息高速公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请举出这次科技革命中生物工程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技术。(2分)
(3)材料三反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哪一个国际组织的建立最能顺应这一趋势?这一组织的宗旨和作用是什么?中国在加入这一组织的同一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什么会议?
(4)纵观上述材料,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逐渐走向联合统一,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对此略谈你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
资本主义发展是要求不同资本对不同资源发挥的各自作用和价值来推动社会进步。某兴趣小组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探究,把它分为五个阶段,请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阶段封建社会瓦解,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时间:15世纪—16世纪
(1)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东西方的交流逐步加强,世界发展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推动世界出现这两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在这两大历史事件中各举出一个意大利的代表人物。(4分)
第二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时间:17—18世纪
(2)这一时期,在启蒙思想运动的影响下,率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是哪国?此时的资产阶级追求着“民主”“自由”,请举一个反映这一思想的文献。(2分)
第三阶段:蒸汽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时间: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
(3)“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列举一例这一时期交通工具的重大发明。(2分)
第四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四十年代
(4)进入电气时代,各国经济均有很大发展,电力的应用和交通运输领域都出现重大成就,请各举一例。(2分)
第五阶段:信息时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全球化)
时间:20世纪四十年代至今
(5)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在曲折中发展前进,请举一个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的事例。(1分)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了解历史】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请写出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时代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的名字。
【感受生活】
材料二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二所示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图三所示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学以致用】
材料三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曝光企业 |
代工产品 |
曝光内容 |
武汉某有限公司 |
电子元器件 |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
苏州某科技公司 |
触摸屏 |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
(4)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
(5)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常常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对此,你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三、问答题(共9分)
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
——《清史稿》
材料三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材料四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全传》
材料五 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召唤着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鞭策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张德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014年3月1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魏源“制驭外夷”的主张是什么?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材料二说明其结果。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
(3)结合材料四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是以什么事件作为开始标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
(2)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二有何标志性意义?
(4)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
(5)日本宣布投降于何时?
(6)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3点原因)
(7)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
(8)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发生在本地的其他事例亦可)
(9)请问: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10)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