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是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所写的一部书。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1)请结合所学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认识。
(2)继承史怀泽的事业,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建议)
有一年年轻人向一位智者抱怨自己父母的平庸、家境的平凡。
智者问:“假如有人用100万换你强健的四肢,你愿意吗?”年轻人回答:“不愿意。”
智者再问:“假如有人用1000万换你明亮的眼睛,你愿意吗?”年轻人摆手:“不愿意。”
智者接着问:“假如有人用1亿元换你健康的生命,你愿意吗?”年轻人连连摇头:“不愿意。”
智者说:“那就快感谢你的母亲吧,她一次性馈赠给你超过一亿一千一百万的巨额财富。”这段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千百年来,“尊师重教”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它不但是美德,也是社会的行为规范。尊重老师,是《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尊重老师?
2008年7月25日,《中国青年报》进行社会调查显示:91.6%的人认为,我们的社会应该让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有参与者留言道:“教师应当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由最优秀的人来担任,不然,国家的发展进步无疑会受到影响。”
请你谈谈为什么教师应当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
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 日前,薄熙来因涉嫌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依法进行中。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不论涉及到谁,只要触犯法律,都将依法处理,决不姑息。结合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2)公民应当如何自觉树立法治观念?
2012年10月13日,日本政府签订购买钓鱼岛协议,将钓鱼岛国有化,引起两岸四地和 世界华人愤慨,对于这次事件,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纷纷举行保钓大游行,或抵制日货或取消赴日旅游等,掀起一场国人的“保钓”运动。中国政府严正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身为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地,都应该要强烈的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维护的决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两岸四地和世界华人愤慨” ,体现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具有高度的民族责任心,这样的情感源于什么?
(2)请你简析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