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2011年12月19日发布《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报告指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
(1)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现在已达到的小康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顺利完成以后,我们的社会将呈现这样的美好蓝图:
(2)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请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任选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3分)
【依宪治国依法治国】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十八届四中全会此前也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014年11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宪法教育体系建设,形成宪法教育的长效机制。
上述材料集中说明了什么?请你谈一谈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材料一:“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于2015年2月27日揭晓,已故“两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词是: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材料二:“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师昌绪最常说的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凝聚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大半个世纪以来投身科学事业,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
(1)我们要学习师昌绪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如何才能承担起报国的责任。
(2)请谈谈在青少年这个阶段,你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初中生丁某,学习不努力,经常违反学校纪律;他瞧不起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对同学大打出手,甚至还有吸烟、小偷小摸的行为。父母、老师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他仍我行我素。在学校开展的“争做美德少年”系列教育活动中,他懂得了很多道理,开始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逐步成为老师和同学们喜欢的好少年。
你认为丁某会懂得哪些道理,促成了他的转变?
【回首成长历程,感受各方关爱】
转眼间,我们就要告别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了。回首三年的成长历程,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丝丝关爱。
请列举各方面为你健康成长采取的措施。(6分。每方面列举1点即可)
2014年12月9日,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站正式开通,受理广大群众对中央国家机关党组织、党员(不含中管干部)违反党纪问题的网上举报。
(1)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网站的开通有利于广大群众依法行使哪些政治权利?
(2)广大群众依法行使上述政治权利对国家机关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