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2011年12月19日发布《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报告指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
(1)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现在已达到的小康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顺利完成以后,我们的社会将呈现这样的美好蓝图:
(2)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请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任选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3分)
学完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课后,九年级部分学生对维护民族团结有了新的认识,也渴望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瑰宝、代表人物等,他们约定利用初三毕业后的暑假自行组团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观光,学习了解。西藏的布达拉宫,内蒙古的大草原,新疆的吐鲁番,广西的桂林山水,台湾的日月潭等对他们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假如你也是旅行团成员之一,为了不虚度此行,你事先应该做好哪些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
如果你是乘客,你想对这位喝醉酒的司机说些什么?
王宇在超市里看到了姜老师,迅速走上前去从后面拍打老师,跟老师打招呼,结果发现老师表情特别不自然。王宇心里想:“什么新型师生关系,都是假的。”
(1)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属于新型师生关系?
(2)针对王宇的行为,请你告诉他与老师交往时应注意什么?
初二(1)班的小洁在作文中这样写道:“10月4日是妈妈的生日,在这一天里,妈妈过得非常开心,因为妈妈收到了我特别的礼物——我的一句话(妈妈我爱您)、一个吻(感谢妈妈照顾教育我的吻)、一件事(我亲手为妈妈煎了一个荷包蛋)!妈妈就是那么容易高兴,与其说妈妈容易高兴,还不如说妈妈容易满足更为恰当吧!”
读了上面这则片段,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姗姗是一个正在上高一的16岁女孩,突然有一天她把自己的头发全剃了,成了一个光头,并发表了一篇“光头宣言”:今天就是一个新的开始,剃了光头,说明我对我的头发有自主权,对我头发下面的思维有支配权,说明我已经独立了。爸爸妈妈感到很茫然,一头漂亮的头发是女孩子的骄傲,可女儿却把它剃了。学校的老师也不理解,因此对她展开了一系列的“教育”,并一次次地联系家人“沟通”。姗姗等等着和父母、老师作战,可是偶然间她听到的却是妈妈给校长打电话为她解释,她的心一下子温暖了起来。
阅读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姗姗的“光头宣言”是一种什么心理?
(2)处于青春期的你,是否也类似的行为举止?请举例。
(3)对姗姗的父母你想说点什么?
(4)青春期与父母紧张的关系,青少年自身也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同龄人,请你介绍几个与父母沟通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