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 |
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
D.硫原子核外共有16个电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
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性的离子为Ba2+,若将甲、乙两种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 |
B.Cu2+和Cl- | C.K+和SO![]() |
D.Ag+和NO3 |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2O3→ FeCl2 | B.H2CO3→ CO2 |
C.CuCl2→ Cu | D.Mg→ MgO |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
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 g/cm3)配制560 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简和烧杯 |
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 |
C.将480 mL水倾倒入盛有80 mL 98%的浓硫酸的500 mL量筒中 |
D.将80 g 98%的浓硫酸沿1000 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 mL水中,并不断搅拌 |
把铝箔放入CuCl2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小宇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
B.小琪同学猜想CuCl2溶液呈酸性并测定 |
C.小寒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
D.小梁同学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