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劣币”(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足值货币)收起来。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劣币”之所以能驱逐“良币”,主要是因为
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②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③作为交换媒介,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可以分离
④“劣币”作为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电脑、没有MP3的出现,大家也不会有购买电脑、购买MP3的渴望,这也就说明了:

A.生产决定消费的需求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冰岛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许多家庭都取消了出国度假的计划。这体现了:

A.人们的消费受到预期收入的影响 B.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C.商品的质量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 D.商品的价格太高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20世纪80年代的名牌战略、90年代的多元化战略以及今天的国际化战略,造就了海尔的成功。这印证了一句话:“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公司在“做正确的事”的基础上,不能忽视“正确地做事”。下列行为属于“正确地做事”的有:
①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②通过兼并劣势企业扩大企业规模 ③通过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07年以来,以猪肉“领军”的食品价格全面上涨,轮番冲击着百姓敏感的神经。2008年初的雪灾对CPI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据国家统计局消息,08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CPI的持续高速上涨:
①会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③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④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马克思说:“纸币的发行量只象征性地代表它所执行的金属货币的数量”。这说明:
①纸币是金银货币的符号,具有价值,因此纸币本身能够充当流通手段
②只要流通中的纸币数量发生变化,纸币的购买力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③纸币的发行量过多地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贬值,影响商品流通
④在纸币的流通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金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