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大多具有突发性特点,但它们的发生、发展又往往表现为缓慢孕育、突然爆发、逐渐消退的渐变过程 |
B.地震这种地质灾害表现为突变的特征,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地质灾害则表现出渐变的特征 |
C.自然灾害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如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在西部山区,而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南方低山丘陵区 |
D.对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人们已认识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规律,但还无法影响其进程,在它们带来的灾难面前,人类无能为力 |
下图显示2013年3月影响我国的四种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状况。据此回答问题。下列甲、乙、丙、丁四类气象灾害的排列正确的是()
A.干旱雾霾沙尘暴冰雹 | B.沙尘暴雾霾干旱冰雹 |
C.干旱冰雹沙尘暴雾霾 | D.雾霾冰雹沙尘暴干旱 |
图示甲类气象灾害在该月份多发的原因不可能包括( C )
A.锋面雨带还未到,降水少 B.地面温度低,大气逆辐射弱
C.亚洲高压强,冷空气活跃 D.燃煤取暖,排放颗粒物较多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树干呈桶状,直径可达7~11米,需几十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圈(图1)。其肥大的树干里的木质部像多孔的海绵,可吸收大量水分,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图2中岛屿的西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有成片猴面包树的地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观赏。据此回答下题。下列月份中,最适合游客前往图2中岛屿西部体验“生命之树”奇观的是 (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1月 |
下列地区中,不可能有野生猴面包树分布的是( )
A.非洲刚果盆地 | B.中南半岛河谷 |
C.澳大利亚北部 | D.中美洲西海岸 |
读下图,完成 下列各题。两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两地年内降水集中于夏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影响 | B.锋面雨带北移至此 |
C.台风影响 | D.副高控制 |
两地降水量的不同特点是
A.夏季降水较多 | B.冬季降水较少 |
C.降水量相差较多 | D.雨热配合状况不同 |
由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图 |
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是全球气温的升高。据此回答下题。当前,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温的自然波动 | B.温室气体的排放 |
C.臭氧层的破坏 | D.酸性气体的排放 |
全球变暖后,世界许多地区自然环境会发生变化,其中
A.将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 | B.中纬度地区将更加湿润 |
C.海洋中岛屿的数量将增多 | D.中纬度地区将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
下列行为中,无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A.提高核能的使用比例 | B.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 |
C.鼓励发展私家车作为交通工具 | D.控制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排放 |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
A.征收污染税费 | B.提高采暖等民用能源效率 |
C.提高交通部门的能源效率 | D.大面积植树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