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4月16日夜间开始,受蒙古气旋南部偏西风的影响,我国内蒙古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和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浮尘天气。这是自2003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最大范围的强浮尘天气。其中5次是强沙尘暴。据此回答问题:沙尘暴属于( )
A.气象灾害 | B.海洋灾害 |
C.地质灾害 | D.天文灾害 |
本次浮尘天气大都出现在夜间,原因是( )
A.风力较大,沙尘容易吹起 |
B.夜间湿气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 |
C.建筑工地大都在夜间施工,导致浮尘扩散 |
D.夜间上升气流少,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 |
读浙江衢州2011年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影响2011年衢州6月份降水特征的事物是()
①夏季风②准静止锋③地形雨④人类活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对资料解读正确的是()
A.6、8月份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
B.影响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包括直射点移动与天气状况 |
C.进入春季后降水量保持增长趋势 |
D.该年份的第一季度旱情最为严重 |
图a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图b为图a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岛甲、乙两地()
A.甲处1月牧草枯黄 | 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
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 D.气温年较差(较)小 |
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东南季风有关 | B.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 |
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 D.甲深居内陆,乙沿海 |
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距海较远气压较高 |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 |
下图为辽宁省2010年2月10日冻土深度观测图,完成下列各题。辽宁省冻土深度总体分布特征是()
A.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 B.沿海向内陆增大 |
C.由东向西增大 | D.半干旱向半湿润区增大 |
冬季冻土冻胀变形,影响地表建筑的安全。下列因素中对冻土冻胀程度影响不大的是()
A.低温持续时间 | B.冻结前的土壤含水量 |
C.地下水位高度 | D.近地面气压高低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 | B.甲—②、乙—① |
C.甲—②、乙—③ | D.甲—③、乙—② |
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位置 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冬季无结冰现象 | B.以雨水补给为主 |
C.水位季节变化小 | D.下游径流量最小 |
与1985年-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年-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