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
灾害种类 |
粮食损失(亿千克) |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人民币) |
干旱 |
200—250 |
150—200 |
洪涝 |
100 |
150—200 |
风暴潮 |
2.5—5 |
50—60 |
冰雹与低温 |
15—25 |
20—30 |
森林火灾 |
/ |
50—100 |
崩塌、滑坡、泥石流 |
2.5—5 |
20—30 |
风沙和沙漠化 |
2.5—5 |
20—30 |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因。
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简述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
在自然灾害中防灾、救灾的首要防救对象是()
A.人类 | B.财产 | C.自然环境 | D.环境 |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回答第29、30题。中国期待德班会议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持续性、阶段性 | B.共同性、公平性 |
C.公平性、持续性 | D.共同性、阶段性 |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是()
A.政府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
C.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全程实行清洁生产 |
D.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 |
图12为孟加拉国降水量分布图(a季10—3月,b季6—9月)。读图,回答第27、28题。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是()
A.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6月至9月略多 |
B.6月至9月为旱季,10月至3月为雨季 |
C.达卡两季降水量的差值在1500毫米以上 |
D.雨季降水量自西部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增加 |
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降水变率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 B.雨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灾害 |
C.降水量较多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 D.旱季持续时间长利于作物成熟 |
图11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5、26题。该区域I阶段到Ⅲ阶段()
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 B.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
C.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 D.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
影响该地Ⅲ阶段到Ⅳ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与市场 | B.技术与交通 | C.劳力与地价 | D.气候与水源 |
图10为古“丝绸之路”国内线路图。读图,完成第23、24题。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是()
A.防风沙、日晒 | B.防暴雨、洪涝 |
C.防地震、滑坡 | D.防台风、海啸 |
古“丝绸之路”国内沿线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是()
A.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 B.景点分布集中 |
C.旅游资源类型单一 | D.远离客源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