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培养液中的诱导分化因子能够高效地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胰岛B细胞的分化。据此回答有关该项研究工作的一些问题:
(1)实验用的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向培养液中加入诱导物。两周后,镜检发现培养的细胞呈胰岛样细胞的变化,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释放实验:控制培养液中________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含量。下表记录了实验结果:
项目 |
低浓度糖 |
高浓度糖 |
胰岛素含量 |
0.3 |
1.8 |
据此分析干细胞诱导成功。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进一步证明实验成功,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则说明胰岛B细胞诱导成功。
科学家采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②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相对应的抗性菌落,挑取其中一个菌落接种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③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获得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是: 。
(2)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 上,该结构在基因工程中是最常用的载体。
(3)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 ,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 。
(4)该实验结论是: ,依据是 。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各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曲线BC段酵母呼吸的方式为 。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 。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 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中,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由于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 α-淀粉酶 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过程①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 。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 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 。
(3)以淀粉为原料,用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接种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α 一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 。
下图为谷氨酸发酵装置图。
(1)图中3、6处是发酵罐夹层中水的进出口,水在发酵罐夹层流动的作用是________。
(2)谷氨酸发酵液的pH应控制在7~8范围内,随着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液pH变化趋势是________,控制办法是________。发酵过程中,若谷氨酸积累过量,会抑制________________的活性,导致合成途径中断,这种代谢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调节。
(3)如果在4处通入空气,谷氨酸产量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