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某研究者据此得出“名正言顺、礼乐刑罚”思想即“仁”与“礼”协调发展的思想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人与人、人与社会无序问题”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 B.材料理解不准确,结论合理 |
C.材料理解准确,结论不合理 | D.材料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分成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下列不属于新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A.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 B.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 D.突出“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 |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社会主义 | D.民生主义 |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鼻祖 |
B.朱执信曾在《民报》上介绍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
C.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主义学说的人物 |
D.辛亥革命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
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呼吁人们推翻人吃人的制度。鲁迅的这篇小说发表于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 B.维新变法运动期间 | C.新文化运动期间 | D.抗日救亡运动期间 |
严复在他的一部译作中,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堪称当时思想界石破天惊的一声惊雷。这部译作是
A.《藏书》 | B.《天演论》 | C.《孔子改制考》 | D.《文学革命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