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推行义务交售制 |
C.实行新经济政策 | D.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
梁启超在《论女学》中认为中国“女子不学,危害甚大”,是“天下积弱之本”。这表明
A.政府重视发展女学教育 | B.男尊女卑思想不复存在 |
C.女子教育关乎国家兴亡 | D.兴办女学成为教育主流 |
有人把辛亥革命后和新中国成立初的两个时段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两个春天”。这“两个春天”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相对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 |
B.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 |
C.列强侵略瓦解了自然经济 |
D.倡导国货运动的影响 |
下图阴影部分展示了一个庞大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若为该图加一名称,最恰当的是
A.“走向会和的世界” |
B.“海上马车夫” |
C.“日不落帝国” |
D.“主导世界的山姆大叔” |
阅读1601~1700年间英格兰精英人士初始兴趣取向中宗教与科学所占比例的对比表。二者对比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目 |
1601~1605 |
1631~1635 |
1651~1655 |
1696~1700 |
宗教(教士和神学家) |
7.0% |
6.3% |
5.4% |
1.9% |
科学 |
1.7% |
4.6% |
7.0% |
5.2% |
A.放弃宗教信仰的人数增多
B.科学的进步彻底批驳了宗教神学
C.宗教改革的目的得以实现
D.科学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举考试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