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 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C.唯物与唯心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火炮称佛郎机,由“佛郎机夷”于正德年间(1506至1521年)率先传入东南沿海。这里的“佛郎机夷”最有可能指的是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荷兰人 D.英国人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里所指的“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858年,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了我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其原因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切断了广州通往内地的商路②《天津条约》的签定
③洋务运动的大型企业在沪建立④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失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只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