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
人力车 |
马车 |
轿子 |
马 |
自行车 |
摩托车 |
汽车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3764 |
172 |
922 |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 B.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史实 |
C.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 | D.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 |
《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完善 | B.印刷术的发展 |
C.造纸术有突破 | D.图书成为商品 |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术语说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存天理,灭人欲” | B.“知行合一”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的作者钱乘旦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钱乘旦认为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C.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 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
下列引文可以作为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的是
A.“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
B.“约法省禁”“废除烦苛”“减田租,十五税一” |
C.“汉兴七十余年间,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 |
D.“讲候惟得农食租税,不与政事”“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