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
| A.亚非万隆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C.布雷顿森林会议 | D.第26届联大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
|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
|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从1949—2008年,中国出现了三次建交高峰 |
| B.中国成为主导国际关系发展方向的国家 |
| C.中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和平崛起 |
| D.中国是多级格局中最重要的一极 |
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表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
| A.武力统一 | B.一国两制 | C.台湾独立 | D.一中一台 |
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发动战争,撕毁政协协议 | B.当时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
| C.抗战胜利后,中共反对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崩溃 |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
|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