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烧瓶A、B中煤油质量相等,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电阻丝的阻值R1>R2.
(1)烧瓶中不装水而装煤油.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选填“大”或“小”).开关接在干路中,是为了控制 相同.
(2)闭合开关后,发现A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慢,则A中电阻丝放出的热量比B中放出的热量 (选填“多”或“少”).由此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 (选填“多”或“少”)。
(3)电烘箱高温和低温两挡的调节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
的长度来实现的,由上述实验可知:低温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比高温挡要 (选填“长”或“短”)一些.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尔由于发现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大大提高了磁、电之间信号转换的灵敏度。右图是说明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的示意图:
(1)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_________极;
(2)闭合开关S2,指示灯不亮,再闭合开关 S1,指示灯发光,由此可知:巨磁电阻的大小与 有关;
(3)若滑片P向左移动,电磁铁的磁场_________(填“增强”、“减弱”),观察到指示灯变得更亮,由此实验可得出结论: ;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甲乙
(1)测焦距: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
(2)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 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 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如乙图所示,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 的,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 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原因 是 。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了一个标有“2.5V ”的小灯泡和必要的实验器材,连接的实物电路如甲图所示:
(1)闭合开关前,老师发现甲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正确(只改动一根导线);
(2)闭合开关 S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乙图所示为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某物理兴趣小组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
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 、b两金属片分别插入如图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的位置(金属片a 、b 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R0的目的是 ;
(2)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 来判断;
(3)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如图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 (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 应将金属片a、b 分别插入 两图所示位置;
(4)将金属片a 、b 分别插入如图乙、丁所示位置,若I乙 ≠I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l)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l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