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大气运动及气温变化不同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三层,12千米以下称为对流层。
形成该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减变化的原因为:( )
A.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 B.该层大气主要热量直接源于地面辐射 |
C.该层大气主要热量直接源于太阳辐射 | D.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 |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关系不大的是:
A.地转偏向力 | B.昼夜更替时间不长 |
C.表面存在大气层 | D.位置适中,体积和质量适中 |
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绕地轴逆时针旋转 |
B.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30千米/秒 |
C.地球自转360°需要24小时 |
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
在太阳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的主要是
A.黑子 | B.耀斑 | C.日珥 | D.太阳风 |
读图2,完成9-10题。从①到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
B.非地带性现象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
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 B.海陆分布 |
C.海拔 | D.水分 |
人们经常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 B.区域性 | C.整体性 | D.单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