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局部图,a、b、c是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读图完成35题。
a、b、c三界线交汇点所在省份
A.主要生长春小麦 | B.有长江流过 | C.煤炭资源丰富 | D.降水多在50毫米以上 |
下列对我国各地区的资源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常规能源缺乏 | B.南方土地资源紧张 |
C.西部光热资源不足 | D.东部矿产资源缺乏 |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的进步,其利用方式已变得多种多样。读图回答题。
1 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A. ① B. ②C. ③D. ④
2. 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
A. 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B. 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 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D. 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题。
关于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④③② | D.②④①③ |
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据此回答题。
1气候变化威胁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可能是
A.气候变化造成可耕地退化B.灾害性天气增加,粮食减产
C.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D.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投入减少
2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我国不能效仿美国大力发展玉米燃料乙醇产业,其制约因素有 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大 ②耕地退化严重,粮食生产压力大 ③用玉米生产乙醇成本高 ④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玉米消费量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