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计14分)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 ___ 河,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原因是__________
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a ______ ____; c _______ _ __。
(2)a与等压线是关系,其方向是。
(3)在高空忽略d时,只受a和c作用 ,则b与等压线是关系;近地面大气中b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4)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 ___ _。
(7分) 读“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2)A、B两地中受热的是地,空气(上升/下沉)运动。
(3)用箭头在图中画出热力环流。
(4)若A、B表示白天的陆地和海洋,则该图表示陆地的是。
(5)从以上可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9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假如图A、B、C、D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二分二至日,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此时为北半球(节气)日;由C运行至D,地球公转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2)地球位于B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
(3)北半球夜大于昼,昼长又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 到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少的时段是从 到 。
(4)地球位于B点这一天,合肥的昼长达全年最 (大、小)值,当地球从C至D时段内,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向 移动。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材料二某地区域图和气温降水图
(1)据材料二,说明图17地区的地形特征。
(2)图18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说明该气候的成因。
(3)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4)图示地区为湿润区,但当地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俗语,请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解释此俗语。
读图,中国局部示意图甲与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乙,结合区域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③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
从图中③—⑤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
(2)图甲中①②处的自然带分别是和。
(3)图乙山地应该在图甲中(数字)处,此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存在哪些差异?试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