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 B.郡县制度 | C.三公九卿制 | D.察举制 |
以下历史人物在思想上不具有继承性的是()
A.孔子——朱熹 | B.孟子——董仲舒 |
C.墨子——二程 | D.陆九渊——王阳明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
秦王嬴政读韩非子的书,感叹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嬴政发此感慨最主要原因是()
A.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B.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
C.韩非子认为今胜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D.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 |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著文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武帝召集大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A.汉武帝赞成君主借天意行事 |
B.汉武帝宽宏大量 |
C.诸大臣对董仲舒有成见,量刑不当 |
D.汉武帝反对灾异天意说.但给董仲舒留了面子 |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
A.洛阳、书院 | B.长安、太学 | C.南京、国子监 | D.曲阜、孔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