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酸雨”测量小组的同学,取刚降落的雨水的水样,用pH探头(测pH的仪器)每隔几次测一次pH,其数据见下表:
测定时间 |
3:10 |
3:15 |
3:20 |
3:25 |
3:30 |
3:35 |
3:40 |
pH |
4.95 |
4.94 |
4.93 |
4.88 |
4.86 |
4.85 |
4.84 |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正常雨水”的pH 7(填“<”“>”或“=”),引起这种pH的原因是 。
(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 。
(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和一个电镀厂,这些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减少这一地区的“酸雨”?(答出2条) , 。
(4)某同学自制成一种黄色的花汁,加入到不同试剂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试剂 |
稀盐酸 |
食盐水 |
蒸馏水 |
草木灰水 |
石灰水 |
颜色 |
红 |
黄 |
黄 |
绿 |
绿 |
小强依据表中信息进行如下实验:
用该花汁去检验附近小化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性,显红色,则此废水显 性。
b.用该花汁测知家中花盆土壤显酸性,打算加入上表中的 来改良。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要使接近饱和的甲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可采用的方法是;
20℃时,将5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30℃时,若要配制32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溶解g甲物质。
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任写一条)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①2个氢原子,②一种钾肥,③Fe(NO3)2 ,
④引起氢氧化钡溶液导电的粒子是。(写化学符号)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化学式:CH3OH)。甲醇有毒,易挥发。写出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在常温下,NaOH与玻璃塞中的SiO2缓慢地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Na2SiO3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则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有三瓶无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除了空气和水之外,没有提供任何其他试剂,只有试管、胶头滴管、饮料管。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瓶液体区分开来,并将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写在下表中。提示:碳酸钠俗称“纯碱”,其水溶液显碱性。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1、 |
|
2、 |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实验室可用 装置制取氢气,收集氢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用 装置制取氧气,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在实验前称得24.5g的氯酸钾,0.5g的二氧化锰。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2g。
计算:
①反应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g。
②氯酸钾(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③反应后剩余氯酸钾的质量为 g。
将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反应物混合,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实验事实完成下表(没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栏划“/”):
编号 |
反应物1 |
反应物2 |
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1 |
碳酸钙 |
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
2 |
碳酸钠 |
硫酸 |
有气泡产生 |
|
3 |
碳酸铵 |
硝酸 |
有气泡产生 |
分析上述实验,反应能够发生的共同原因是:反应物1中都含有(填化学用语,下同),反应物2中都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