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他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纪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据此,康有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方案应该是(  )

A.恢复传统价值观 B.引进西方价值观
C.实行专制政体 D.实行民主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同时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这表明胡佛政府

A.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B.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寄希望于“邻居互助计划”克服危机
D.扩大就业是其解决危机的唯一措施

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C.重商主义和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下图为某个历史事件影响示意图。与此图最适合的主题是

A.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B.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C.亚、非、拉的近代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
B.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毛泽东做思想准备
D.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陈云的这一观点

A.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有效举措
B.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
C.是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
D.是新中国突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